更多
2025-07-25
来源: 北京经信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开展了“数字菜田”建设,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构建了设施农业数字化监管和智能化生产的技术应用模式。在监管环节,研发推广了一批新型物联网监测设备,基于图像识别算法,可自动识别温室生产状态、作物品种及产量;在生产环节,基于多模态物联网数据和各类专业模型,实现生产全环节智能调控。
项目研发的设施生产环境智能调控技术由“一批智能装备+智能控制终端+远程控制系统+专家控制模型”构成,可实现基本脱离人工值守的设施环境智能化控制,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该技术以物联网数据融合、多模态环境智能调控为核心,形成“数据实时采集-模型智能判断-设备安全调控”的闭环,解决传统设施农业的诸多问题。其创新特点涵盖图像识别技术应用、智能测量算法优化、基于作物的控制策略、云计算与边缘计算融合以及5G技术应用等。
目前,物联网监测装备在北京9个涉农区推广应用2万余套,构建了设施动态监测网络。设施生产环境智能调控技术在500余家设施农业园区应用,实现人工成本降低33%、作物产量提升10%的双效突破。
该技术普适性强,可适配多种设施类型,降低了应用门槛,为北京乃至全国设施农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和可借鉴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