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简介

  • 2025-09-12

  • 来源: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经国务院批准,已成功举办五届。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部署,紧扣数字经济发展时代脉搏,立足北京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推动全球先进数字技术在北京率先应用和北京数字经济领域标杆应用出海推广,持续落实“全球数字经济伙伴城市合作倡议”六项行动计划,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商协会合作网络”,强化北京全球数字创新合作中的枢纽作用,切实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共创、共享、共生。

五年来,大会从“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到“建设数字友好城市”内涵不断创新。大会搭建起“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北京数字经济企业出海创新服务基地、商协会合作网络、专家顾问委员会等平台;构建新加坡、巴塞罗那、中东等海外分会场及拉萨分会场;形成国际电竞、她力量等十余个品牌活动;设置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交流体验区、首发首秀、数字经济体验周、AIGC创作大赛等特色活动;累计参会企业上万家,参会人数15万人次,国家及国际组织200余个,发布成果500余项;大会已经发展成为构建普惠均衡、创新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全球数字经济格局下的国际化、高端化、专业化的交流合作平台,助力北京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双向赋能、协同共进。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历程:

2021年

2021年8月,首届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启幕,吸引了外国使领馆、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处、外国商协会等90余名外宾汇聚于此。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ITU)秘书长赵厚麟及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首席代表艾瑞碧的精彩致辞,为这场数字经济的全球对话拉开序幕。《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北京宣言》的发布,成为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元年的标志。

2022年

第二届大会共有27位两院院士参与论道,来自3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240余位外籍嘉宾出席。大会签署合作协议与意向书近50项,发布数字经济创新成果60项。

2023年

第三届大会期间,32位国内外两院院士参与论道,4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340余位外籍嘉宾出席。2023年大会首设主宾国新加坡,并成功举办新加坡分会场数字经济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北京市与18个国际城市共同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伙伴城市合作倡议》,成为《“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北京倡议》的重要补充和实践平台,迈出了建设全球数字经济城市“朋友圈”重要第一步。

2024年

第四届大会开幕式吸引了来自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00多名重要外宾,大会规模与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活动期间,大会共举办50余场论坛,发布百余项成果,4万余人次参与线下活动,超千万人次参与线上活动。期间,大会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全球数字经济伙伴城市“朋友圈”继续扩大;“国内外商协会合作网络”正式启动,凝聚力量推动行业发展和国际合作。大会推出、新设“东西部数字经济面对面”“数字经济‘她力量’”等多元议题;创新体验形式,首设新技术、新产品发布区,展示数字技术创新发展最新成果。

2025年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以“建设数字友好城市”为主题,打造技术友好、发展友好、市民友好、服务友好、文化友好、生态友好、治理友好、合作友好的数字城市范式,设置“1+6+N”活动框架,60余个论坛、特色活动精彩纷呈,实现了多个重要突破和成果。在国际电信联盟、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联合国训练研究所、联合国减灾署等国际组织的支持下,发起成立“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搭建起城市间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平台。

本届大会创新大会活动架构,打造“1+6+N”活动框架,包含 1 场开幕式,围绕 “数字友好、出海国际合作、人工智能、数据要素、数字安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学术年会” 设置 6 场主论坛,配套举办 46 场专题论坛,以及周、展、赛、秀、演等一系列特色活动。

嘉宾参与规模显著扩大,吸引了47个国家及国际组织参与各板块活动,42个国际城市的代表参会,338位国际嘉宾深度参与;全球超 6 万人次、3000 余家企业参会,诺贝尔奖得主、两院院士等千余位国内外顶尖专家和行业领袖发表演讲。

大会成果丰硕,期间国际团组与北京数字经济企业开展了 33场次深度合作对接,推动意向合作项目49个;新华社等207家境内外媒体、412名记者进行报道,使得大会的宣传力度和全球影响力均创下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