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25-09-29

为深化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国际合作再上新台阶,进一步推动空间科技教育与数字经济领域深度融合。2025年9月25日,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联合中关村空间信息产业技术联盟、北京市绿色产业发展促进会、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中关村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产业联盟、中信企业协会、北京信息化协会等多家单位,赴联合国附属空间科技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开展调研活动。
联合国附属空间科技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成立于2014年11月,由联合国外空委支持,是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设的教育培训实体,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中国国家航天局业务指导。中心旨在通过能力建设、教育培训等形式助力提升成员空间科技应用水平,主要涵盖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通信、小卫星技术等多个领域,已为33个国家培养了395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累计举办了30余期短期培训班,培训了来自70余个国家的学员两千余人,并于2024年1月起将教育培训主体迁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国际校园。
交流团一行参观了联合国区域中心国际合作成果展,详细了解中心在推动亚太国家空间科技教育、促进成员国技术交流与合作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作为联合国在中国设立的重要多边合作平台,联合国区域中心长期致力于搭建亚太地区空间科技合作桥梁,推动“技术输出+本地化合作”这一教学模式,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在今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期间,中关村空间信息产业联盟与联合国区域中心共同主办“京津冀北斗时空信息发展国际论坛”,围绕北斗时空信息的规模化、融合化与国际化开展深入研讨,并基于论坛成果持续深化合作,征集并发布《京津冀北斗时空信息应用典型案例汇编》,作为线下实战教材走进国际教学课堂,让“一带一路”国际学生深刻体会中国空间信息、中国北斗的技术魅力与场景应用,力争让我国的北斗时空产品取得新市场新突破。
交流研讨阶段,区域中心副主任景贵飞介绍了中心在促进国际空间科技协作、推动包容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职能与愿景,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组委会代表分享了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的成果与进展。与会双方就本次调研活动达成多项合作共识,一是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与亚太区域中心深化课程合作,将北京产业案例纳入中心课程体系;二是亚太区域中心正式加入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承担教育板块专项工作;三是组织中心学员在培训期间组团考察北京相关产业企业,开展实地交流学习;四是依托中心在中非、中东、东南亚的资源网络,助力数字经济大会及城市联盟拓展国际合作;五是数字经济大会、中关村空间信息产业技术联盟与亚太区域中心建立常态化联络及合作机制;六是探索课程体系融合、招生联动、人员互荐参与培训、共推技术产品落地等多维度协作路径。
此次活动不仅搭建了空间科技教育与数字经济领域的跨平台沟通桥梁,更推动各方从“信息互通”迈向“合作落地”,为后续国际人才联合培养、技术成果跨境转化、产业协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